5/13

IMG_20190513_222811.jpgIMG_20190513_222957.jpg

無緣的新疆再會了!三次踩點卻次次重創,所幸總能死裡逃生,以後大概不會再試了,離開這個拿著中國護照卻住著深邃五官的維吾爾族大城~~烏魯木齊,我們朝著絲路前進,烏市動車am11:06~柳園南站pm15:47下車,自飯店到動車站的距離卻莫衷一是,新疆行的車隊堅持會塞車要8點前來送人,飯店人員卻說不需那麼早,問了路人也給了不遠的資訊,最後只能折衷搭計程車,事實是2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而且也一路暢通毫無塞車.

烏魯木齊的動車站幾乎可以比美機場,寬敞明亮而且一塵不染,我們比照搭飛機的時間早早就到,站內各處逛逛也是不錯.

柳園南,對這個連名稱都沒聽過的陌生城市,昏沉沉的下車後有些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我們的目的地是敦煌,那個開啟西域鑰匙神奇又充滿魅力的地方,柳園南只是我們轉車點,浩浩蕩蕩踏出車站,就如其他地方一般,旅遊掮客蜂擁而上,這時候就是領導傷腦筋時間,就等一聲令下小雞們一頭鑽進指定小巴朝著敦煌前進.

原以為戈壁是寸草不生的懸堐峭壁,實際上戈壁一詞來自蒙古語的音譯,意即地勢起伏平緩植被稀少地面覆蓋著大片礫石的荒漠.柳園南到敦煌市內約莫2H車程,一路就在杳無人煙的戈壁上穿越,景色就是極為一致的灰黃一片,要不是偶而幾根不同方向的電線桿和座車錯車而過,真的要誤認本車是在靜止狀態了.

敦煌,這個扼守中國大西北的主要門戶,如今也蛻變為現代化的都市了,雖然沒有一線城市的車水馬龍及鱗次櫛比的高樓但也不乏霓虹閃耀的星級飯店.絲路行從此開始,有些興奮有些期待.

 

5/14

 

IMG_20190514_154853.jpgIMG_20190514_155630.jpg

絲路於西漢時期(BC202年)張騫以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曲曲折折去到歐洲,兩千兩百多年後的我們踏上先人步伐來到大西北,首先叩門玉門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涼州詞深刻的描繪出以玉門關為界的自然景觀.

景區的觀光車載著遊客在戈壁中行駛,車子停留在刻有#小方盤城遺址#的大石塊旁,不遠處有方形土堆矗立在荒漠中,原來這裡就是古代文人墨客詠嘆地~~大名鼎鼎的玉門關.下車走向這個兩千多年前的生死交界處,儘管歷經無數輪迴,此處卻依然荒涼.V的入口穿越塞內塞外,遙想千年前這裡是歷代戍守的邊境隘口,被流放的罪犯還有王昭君陽關三疊的吟唱聲猶響在耳,長城此刻已經少了高牆城垛,歲月侵蝕下只剩下一稜稜的土牆在無垠的戈壁中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遊園車繼續前進,來到大方盤城遺址,據說這裡是當時屯兵戍守存放糧草的地方,在時間的魔手下萬物無一倖免,風化流失,目前僅剩一些土牆.

賈伯斯說世界上最棒的是就是有死亡這件事,新舊交替是萬物不移的硬道理,千年之約需要嗎?

 

5/15

IMG_20190515_135015.jpgIMG_20190515_143249.jpg

絲路遊,今天來到鳴沙山,依然是可以將人烤成人乾的天氣,進入園區首先見到的是筆直大道,兩旁高樹林立綠意盎然,寬廣的迎賓路兩旁樹影搖曳盡頭就是沙漠區了,黃沙漫漫駝鈴未響,放眼望去但見遊客們各自騎著駱駝5人為一隊由領駝人帶著在沙丘上躑躅前行.

騎過馬,騎過驢就是還沒騎過駱駝,有些興奮….一群駱駝蹲坐在滾燙的黃沙中,蠟黃的毛色中還可見到黑灰的膚色,有些甚至嚴重掉毛,有些兒不忍,但生活就是如此.將百元花下去還得外加20元的駝夫照相費,想來景區內駝夫抽成不多, 照相費就等於是他們的小費了,

雖然自己也是窮人一族,但生活不易我能感同身受.,既新奇又興奮的跨上駱駝,開始我的騎駝初體驗,領駝人是個約莫60歲的老漢,或許是長年風沙中討生活,黝黑的臉上寫滿風霜,駝隊中全是自己人,前隊還插有輝哥,隊伍緩慢在沙丘前進,雖慢但平穩,這裡比不上巴丹吉林,但相對的也安全多了,幻想著自己是橫渡大沙漠的商隊,夥伴們很是興奮,駱駝無聲的前進,坐在高高的駝峰上放眼望去視野無垠,有種豪放的感覺.手機沒停過,心中的夢駝鈴無聲響起.

繞了一圈,心滿意足的付了錢,那一彎明月似的月牙泉也是此行的重點,有遊園車可達,其實就在不遠處,我們安步當車很快就到了,錢省下來.

或許如所說:上帝關上一道門時也必定會開一扇窗,幾乎沙漠中總會有綠洲的存在.月牙泉就是鳴沙山裡的一泓清泉,它四周被流沙環抱,遇強風而泉水不為流沙所淹蓋,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一汪的靛藍如新月鑲嵌在漫漫黃沙中,湖岸的蘆葦和藻類植物也起了阻隔流沙的作用,現因遊客太多四周以繩子圍起,禁止靠近了.

湖畔迴廊高塔矗立,登塔遠望,一泓幽水靜臥於側,不遠處的遊客正一腳高一腳低的和黃沙搏鬥,想來我們也是以此姿態一路走來的,回過頭來資深玩客把握時間衝另一波去.

鳴沙山附近商家因地利之便開發不少遊樂項目,今晚我們除了夜宿沙漠外更有些精彩刺激的活動等著我們去體驗,想來就讓人興奮.

鳴沙山番外篇我們挑戰另一個行程.,雲層增厚,已經沒那麼炎熱了,踩著柔軟的細沙艱難的往山丘上移動,我們要滑沙去.傷腳難移只能掙扎前進,總算到達沙丘頂端,顧目四望除了我們這群耄耋之年外就是貨真價實的笑年郎,只是歲月撼動不了炙熱的心,大夥兒可對各種遊戲躍躍欲試.

巴丹重創的陰影浮上心頭,但總要克服的.豁出去了!滑沙,就是躺坐在滑沙板上從沙丘稜線直線俯衝下滑,看似簡單卻有不少人半途翻車,大部分的則是歪歪扭扭的抵達山腳,所幸砂質柔軟極少受傷的,很多人滑上癮,一再攻頂享受急速下衝的快感,只是對傷腳的我要攀上沙丘稜線是一大困難,試過就好.

刺激的上場了,眼看重機騎士載著遊客貼著沙丘壁上稜線做環狀飛馳,這不就是和地心引力爭時間?活生生的特技表演呀!嚇死姥姥了!?我們也要玩這種?少有的膽怯油然上身,但是~~~~還是跨上重機,將行前導遊交代的搭車要點忘光,喏諾的問騎士一句我可以抱住你的腰部嗎?”騎士阿莎力的表示沒問題,轟隆的引擎聲響起,趕緊閉上眼睛就只聽到陣陣呼嘯聲,偷偷的張開小縫喵一下,OMG!真是嚇到了!

漫長的3分鐘,但又覺得怎麼一下子就結束了,奇怪的反差!

大家意猶未盡地看著騎士載著遊客盤旋在沙丘壁上,PM7.00,厚厚的雲層讓夕陽直接遁走,看不到日照金山,但一群老頑童卻玩得不亦樂乎.

今晚不住飯店,我們將在此露營,沒有璀璨的星河夜景,也沒有夢中的駝鈴,但那熱騰騰的火鍋及黑暗中將四周渲染出整片霞光的營火還是讓人興奮不已.

滿滿的行程,滿滿的快樂!超讚的!

 

5/16

IMG_20190516_131017.jpgIMG_20190516_133147.jpg

文化之旅,今天走訪名震中外的莫高窟.非假日寬廣的園區在清晨裡有些寂靜,進入園區後並不是就可直接參觀,而是分時段性的放行固定人數再安排導遊講解帶路,真正參觀洞窟的時間約莫半小時也不能拍照,導遊手中拿著小手電筒到達門扉緊閉的佛洞開門後遊客魚貫進入,大家的眼睛隨著小小手電筒的光線在幽暗的壁畫上挪移,導遊輕聲細語的重點講解後旋即再度鎖上洞門,因佛洞窄小無法容納幾隊的遊客同時進行參觀,導覽者間會錯開洞窟,確保每個洞窟的參觀人數,所以並不是每個開放的洞窟均可參觀到的.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始建於前秦時期,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莫高有兩種傳說, 1.是位於沙漠高處故稱莫高2.是莫與漠通,莫意沒有也就是不可能的意思,意欲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就如千佛洞之稱窟內佛像無數,各種壁畫絕大多數以佛像為主,釋迦摩尼佛居中大弟子迦葉及小弟子阿難隨侍兩側己乎是固定圖像,還有描繪天國處處歌舞笙樂飛天神女的歡樂景象也不在少數.

不管莫高窟原意如何,不可否認的現在可真的是政府的搖錢樹了,還好雖然門票不便宜但除了可看見近兩千年前的壁畫外還有博物館可供參觀,對這個位於沙漠區時不時就飛沙走石或烈陽灼身的地方,博物館可真是好地方,清涼幽靜更可仔細的觀賞洞窟內壁畫,縱使所展出的並非實物但又何妨?

 

5/17

IMG_20190517_172531.jpgIMG_20190518_132142.jpg

求學時期歷史和地理課本中絕不會遺漏的地方,更是絲路重中之重~~嘉峪關.是今天踩踏的目標.這個雄霸邊陲要塞還是很容易到達的,公交車1元就能到達景區門口,這座始建於明洪武五年(西元1372)歷經168(1539)才完成建築的城樓,景區入口處資料牌上是這麼說明的#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更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交通咽喉,素有天下第一雄關”,”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天下第一雄關石碑上赤紅的大字傲然矗立,彷彿昭告世人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高聳的城牆宛如龍蟠虎踞於大漠中,旌旗飄揚人馬駢肩雜遝的景象依稀在目,登上城牆放眼看去,一片荒漠無限綿延.歷經數百年人類的觸腳還是越不過自然的屏障,耳邊隱約傳來昭君的出塞曲,那些北方來的匈奴如今安在?4,5百年或許並不是那麼漫長,時間的巨輪依然滾動,弱肉強食只是換個方式繼續進行.

高高的城牆厚厚的城門,彷彿隔絕了生死,現代把關者穿著古代盔甲,禿禿的光頭在陽光下油亮的閃著,前桌擺放的是各式出關執照,古時尋常百姓若或各種原因需得進出關門就得出示這種護照,幾乎就同現在的出國過關的概念.這也是”關照”一詞的由來.

景區內踩著前人的路跡並不覺得有太多的古味,反而有些像在參觀影城的感覺,整體的環境乾淨清幽,甚至廣栽植木,驕陽高照下還能守住一方清涼,夥伴們步履輕鬆融於歷史的洪流中.

 

5/18

IMG_20190518_104120.jpgIMG_20190518_114004.jpg

嘉峪關門票除了涵蓋嘉峪關關城還包括懸臂長城及天下第一墩等,因幅員分散門票可使用兩天,昨天已經拜訪過關城了,天下第一墩聽說風化到只剩下一個土堆,可看性不高,我們時間寶貴直奔懸臂長城去.

公車還是只能在關城景區下車懸臂距離此處7.5公里,我們得再轉搭計程車,但後來聽說買票處就有接駁車可達.

人臉辨識系統在內地可真是遍地開花,除了出示昨天買的票外,閘道口機器無聲無息的就確認是否門票持有人,一行人順利進入,天清氣爽風和日麗遊客也不多,迎面而來的是一小段城牆,不遠處旌旗飄揚,城門巍峨,長青旅遊團來到懸臂長城了.此處可就是古絲綢之路和明代長城交匯點,由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城牆修築在陡峭的山壁上,氣勢雄偉,若鐵臂懸空,故名懸臂長城,素有西部八達嶺之稱~~景區簡介.

走過慕田峪長城,金山嶺長城,再看到其他幾乎是現代版的重修長城,望著左右兩條延伸到不遠處山頂的城牆

,我毫無興趣去浪費體力走那些樓梯,當下決定到處逛逛也不要去湊熱鬧.

山腳下竟然有個石雕群,栩栩如生的雕像讓走過長城的歷代名人留下印記.泥塑的駱駝商旅隊讓人想起駝鈴響起的年代,山坡上還有幾座殘破的老廟,看起來僧走廟空¸有些淒涼.

悠悠晃晃愜意無比,懸臂長城不長,夥伴們很快就下山了,我們也得離開,今晚動車將轉戰西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a55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